News
這種疏離感一方面不斷強調社會上所謂「正常」關係藍圖,一方面又重申這藍圖與你無關——一種男同志必須面對的「脆危性(precarity)」。我不是說男同志必須扮演受害者才能建立親密關係,而是這種社會共識定義了所謂正常,男同志無論採取哪種策略建立親密關係— ...
港府 舉辦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及全國政協委員座談會,討論美國關稅戰。建制派政黨民建聯前主席、全國人大常委李慧琼在會上痛斥美國加關稅是單邊主義、霸凌行徑,強調要加強與多邊貿易夥伴合作。她另在Facebook發出了內容類似的帖文。
校園大罷免連署活動也引發輿論兩極看法。以大學生常用的Dcard為例,多篇討論貼文質疑「學校裡是否應該讓罷免活動落地」,認為政治不應進入校園。但也有不少學生反駁表示,自己有投票權與罷免權,參與連署是公民權的一部分,並未違法,也不涉毀謗。
近年來,越來越多移英港人投入當地的政治與社會運動,積極爭取權益。但BN(O)——「英國國民(海外)」這個身份,如今不被中國政府承認,也尚未被英國正式接納為國籍。這個在中英政治協商下誕生的模糊產物,仍在兩國角力之間不斷被拉扯。BN(O)持有者的未來,又 ...
4月8日,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社交媒體上發佈 貼文 ...
李沐慈曾看過一篇心理學文章,提到「訴說」經驗的過程,能讓左腦和右腦合作,讓人沈澱思緒、為經驗賦予意義,進而安撫感受,「但有時和真實的人類聊天反而越聊越累,因為難免會顧慮對方怎麼想,或對方的回應刺到自己。」 ...
商務部部長王文濤在2021年8月23日的國務院新聞發佈會上肯定道:外資企業以佔市場主體2%的比重,帶動了約4000萬人的就業,佔全國城鎮就業人口的1/10,貢獻了1/6的稅收,2/5的進出口。充分說明其是「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參與者、見證者和貢 ...
《紐約時報》報導 ,中美之間的關稅不斷調整,兩國採取的報復性措施甚至導致部分商品的關稅金額高於商品售價。報導強調,並非所有商品都被課以245%的關稅。舉例來說,注射器、針頭達到245%,但筆記型電腦則是20%。
在紐約的森林里,一個名叫陳旺的福建男子,親手搭建起自己的小屋,與蚊蟲、孤獨和無數不確定性共存。他的故事,曾在互聯網上引發熱議——有人將他視作勇敢的開拓者,有人嘲笑他為「電子寵物」,甚至惡意跟蹤、騷擾。
除了像黃文浩這樣的「飛馳人生」帶來的交通隱患,電動車充電造成的消防隱患也是近年來廣州市政面臨的一大難題。《南方都市報》曾報道,2021年上半年由於電動自行車充電導致的火災就有169起。這些火災均為屋內充電造成的。
歐盟的地中海政策執委蘇卡(Dubravka ...
在會展中心開幕禮,中國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夏寶龍以視像形式發表長達18分鐘的講話,以不少篇幅批評「外國勢力」。他點名美國打壓香港「無所不用其極」,包括在近日宣布制裁6名中港官員和加徵巨額關稅。「……它不是要我們的『稅』,而是要我們的『命』。」 ...
Some results have been hidden because they may be inaccessible to you
Show inaccessible results